在3D打印中,模型第二次固化的作用是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打印过程中,第一次固化是打印机使用紫外线光源对料槽里的树脂进行固化,以形成模型的基础结构。然而,这个基础结构可能不够稳定或强度不足(模型表面发软,细节模糊等),需要进行第二次固化来进一步加固模型。
第二次固化通常是通过将模型放入紫外线灯或其他适当的固化设备中进行模型固化。二次固化有助于增强模型的稳定性和强度。此外,第二次固化还可以改善模型表面的光滑度和细节,从而提高模型的质量和外观。总之,第二次固化对于3D打印中的模型来说非常重要。
注意:如果模型第二次固化时间太长可能会导致材料过度固化、发黄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①过度固化:过度固化可能会在材料暴露在固化过程中的时间过长时发生。这可能导致材料变脆、易裂,并降低最终产品的机械性能。
②发黄:一些用于3D打印的材料,如光敏聚合物,如果暴露在UV光下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发黄或变色,导致最终产品不太美观。
因此,第二次固化的时间应该根据材料的类型、厚度和尺寸等因素来确定,以确保固化的适当程度。
另外,在进行第二次固化时,应遵循材料生产商的建议并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固化时间,也应该注意避免过长的固化时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以Anycubic Wash&Cure Plus为例:
1) 先将反光片、固化台安装至Wash&Cure机器;
可参考开箱视频:
2)将清洗、风干后的模型放到固化台上;
3)盖上罩子,盖子正面(带有“ANYCUBIC”字样)需朝前,因为Anycubic Wash&Cure Plus有传感器,罩子背面有贴纸来感应传感器,主要作用是感应罩子是否被拿下,如果罩子拿掉了之后,固化就会暂停。所以白色logo一定在前面;
4)按下模式选择按钮,将工作模式切换为“Cure”模式,旋转旋钮选择所需固化的时间(固化时间每转动一次时间增加2分钟),按压旋钮开始固化模型(建议固化时间为2分钟,模型表面结构复杂的模型建议适当增加固化时间)。
注:固化时要注意模型摆放角度,否则可能会因为光源固化不均导致模型开裂或者变形,例如模型底部未能完成固化,需将模型转化角度(换个面),让模型底部能直接被光源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