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是基于1.3.5版本的Anycubic slicer Next切片软件编写的,软件版本不一致可能会有一些出入。
线宽是指在3D打印过程中,喷嘴挤出的熔融耗材所形成的材料线条的宽度。通常情况下,线宽与喷嘴的直径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喷嘴直径决定了挤出材料的大致宽度。如果希望线宽比喷嘴直径更宽或更细,可以通过调整挤出流量来实现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由于喷嘴直径是固定的,若设定的线宽与喷嘴直径相差过大,往往会导致挤出不均匀、层间结合不良等问题,从而影响打印质量。
因此,在使用不同口径的喷嘴进行打印时,建议保持线宽设置接近喷嘴的实际直径,避免过度调整,以确保打印过程稳定并获得更好的成型效果。
在切片软件中的工艺——质量——线宽中,可以调整设置各个走线类型的线宽。
当线宽设置为0时走线的默认线宽。如果以%表示,它将基于喷嘴直径来计算。
首层的线宽。如果以%表示,它将基于喷嘴直径来计算,
设置打印首层的时候的线宽,若与其他走线类型的线宽设置冲突,仍然采用设置的首层线宽。首层的默认线宽通常更宽一些,因为适当增加首层的线宽/层高比可以增强首层的粘附性,确保打印的成功率。
模型的最外层壳体属于外墙。内侧属于内墙,无论给模型设置了多层墙,除了外墙,其他几层墙都属于内墙。
墙的圈数可更改
设置模型顶面的走线线宽。顶面指的是模型的所有顶面走线
内部稀疏填充的线宽,除了顶壳和底壳层以外,其余各层中只要存在大于“稀疏填充最小阈值”的填充区域,均被视为稀疏填充区域
该参数用于设置内部实心填充部分的走线线宽。当模型设置了超过一层的顶壳或底壳时,除最底层和最顶层外,其余的顶壳与底壳层均被视为内部实心填充层。此外,若模型内部存在小于“稀疏填充最小阈值”的区域,这些区域也会被识别为实心填充,其走线同样适用此设置。
设置支撑和支撑面的走线线宽